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仪在塑料行业质量控制、研发等环节应用广泛,但使用时存在一些常见误区,需要我们清晰认识并规避。
一是温度设定方面。部分使用者未充分意识到精准控温的重要性,随意设置温度或允许温度波动范围过大。要知道,哪怕是微小的温度差异,都会使塑料熔体粘度改变,进而影响流动速率的测量结果。比如在检测高精度要求的实验时,温度偏差可能导致数据偏离真实值,所以必须严格依据标准规范,精确设定并稳定控制温度。
二是试样准备环节。有些操作者忽视试样的预处理,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塑料颗粒或制品切片放入仪器测试。实际上,塑料原料可能因储存、运输等情况含有水分或杂质,若不进行烘干、净化等预处理,这些干扰因素会使熔体流动异常,得出错误的流动速率数据。而且试样的切割形状、尺寸不符合要求,也会造成填充不均匀、流动不畅等问题,影响较终结果准确性。
三是加载重量的选择。存在盲目套用固定砝码重量的情况,不同类型、牌号的塑料,其熔体流动特性各异,所需加载重量应合理调整。如果砝码过轻,熔体流出时间过长,易受外界环境干扰;砝码过重,又可能使熔体快速挤出,难以准确测量,所以要依据塑料的具体参数科学选择加载重量。
四是仪器清洁维护。使用完毕后,不及时清理残留在仪器内部的塑料熔体,久而久之,这些残留物会固化、堆积,不仅影响下次测量时熔体的流动路径,还可能损坏仪器的关键部件,如加热炉、活塞等,降低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。

只有避开这些常见的使用误区,严格按照规范操作
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仪,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,为塑料相关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支撑。